何谓培养教育?说的就是,爸爸妈妈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他们的言传身教,对孩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。上周末,武汉大学0岁策略专家组常务副组长杨健教授针对幼儿性格品质的培养和教育,为父母提出了实用建议。
NO.1快乐活泼
父母从小要给孩子最大的安慰、温暖和快乐。让孩子感觉到,爸爸妈妈就是他的世界,如此的精神财富,有益于孩子健康性格的培养。同时,要给孩子最大的理想和期待。父母要坚信孩子日后定会成为社会栋梁之才,并从小勉励他不断进取。
NO.2安静专注
不少父母会发现,我们的孩子总是跑啊跳啊,安静不下来。研究发现,这是个常见现象,当今的幼儿快乐活泼有余,安静专注不足。
要想培养孩子的专注力,有个非常好办法。找到孩子的兴趣点,借助特定的活动来迁移。
除此之外,孩子之所以老处在一种游离的状况,多半是由于他们的成长环境太嘈杂。天天至少要有半小时家是安静的,让孩子有私人空间。
NO.3好奇求知
婴儿是有智本能的,在出生后有一种本能的需要来探知世界。但不少父母没注意培养,甚至在无声无息中抹杀了孩子的求知欲。
孩子都会问,我从哪儿来?父母不要用伪科学来骗孩子:石头蹦出来的母亲捡的等孩子有一天了解了,就没再问你的动力了。
对于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,父母不要泼冷水,一个有求知欲的孩子会进步得非常快,并且有生机勃勃的动力去探知这个世界。
NO.4勇敢自信
婴儿社会化进程的第一步是自我认识。杨健指出,0-6岁的孩子自我评估必须要非常好。
父母千万不要当面贬损孩子,从小要多一定和赞许,让他们在潜意识里觉得,我非常聪明!我非常漂亮!我以后有大作为!如此的自我认可,可以产生非常大的内驱力,让孩子在做事时有不甘于人后的动力。
NO.5独立革新
1岁过后,孩子一般会进入第一个反抗期。外国人觉得,孩子越早对爸爸妈妈说不越聪明。而中国爸爸妈妈却感觉,完了,孩子开始叛逆了。
中国的爸爸妈妈要理性对待孩子的不听话行为。不要完全把它当作缺点来看,这说明孩子长大了,有我们的思想了,爸爸妈妈要鼓励孩子革新。在孩童年代,即使是异想天开也没关系。
NO.6善良有同情心
现在,城市的家庭结构出现了421组合:4为爷爷奶奶姥爷姥姥,2为父母,1就是位居宝塔尖上的小霸王。爸爸妈妈要把孩子放在普通成员的位子对待。种种特殊待遇和包办,只能强化孩子的自我意识。
研究表明,人类刚开始始的情感和信仰的源头,源于母爱。对孩子最早期的情感教育,第一要培养孩子爱母亲。